最新信息
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二)
发布时间:2012-04-27 0:00:00 被阅览数:16500

(接上期)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坚持育人为本。

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牢固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高等学校各项工作都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优先保障人才培养。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本科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建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机制,激励和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切实保障教学经费投入,加强图书资料、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利用好校内校外、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牢固确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关心关爱学生,潜心教书育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成才。

2.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更新教育观念,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提升办学基础能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加大投入,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保障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评聘制度,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拓宽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渠道,形成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质量评价。

3.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注重创新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综合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注重实践性,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开放性,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注重选择性,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

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知识结构,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高水平通选课程,促进文理交融,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等学校与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试验。

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改进培养方式,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注重教学管理改革,积极推进以选课制、弹性学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学分制改革,完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方式,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机制。

4.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模式改革。

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改革,营造创新氛围。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开展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改革试点。以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重点,改进研究生论文审查和答辩制度,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追踪机制,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合理确定高等学校研究生与导师的比例。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服务面向,制定应用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规格。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办学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5.改革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促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相结合、与高等学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加快建立着重考察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探索实施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深入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查。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推进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模式和方式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录取机制。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制度,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加强考试招生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加强考试招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强化考试安全责任。

6.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并在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切实扶持一批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自主创业。

国家支持设立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构。加强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

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升就业指导水平;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建立和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制度;完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与评价反馈机制。

7.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高等学校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引导、支持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了解国情,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制定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加强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兼任班主任,完善辅导员聘任制度,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热爱学生工作、责任心强和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8.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宏观监控,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评估和目标评估相结合的内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设,鼓励社会专门机构和用人单位参与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制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逐步开展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等水平和质量评估。建立高等学校统一信息平台,实现教学状态数据信息共享。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在工程、医学等领域开展有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认证工作,积极推动我国加入国际专业认证组织。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高等学校评价模式。

(二)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1.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支持高水平大学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为导向,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地方高等学校以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为指引,主动服务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坚持产学研用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应用研究。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

2.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基本建成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3.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监督有力、管理科学规范、责权关系明晰、开放合作有序、组织运行高效的现代科研管理体制,激发科研活力,提高研究质量。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等学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完善开放合作的研究机制,加强高等学校重点研究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横跨高等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开放型研究平台,鼓励高等学校与海外教育、科研机构、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调整高等学校科研政策导向,坚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和创新人才培养,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推进高等学校对外开展深入稳定的高水平科研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科技竞争力。

(三)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以服务国家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鼓励高等学校探索全方位、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转变。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鼓励师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对策性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积极加强国际问题研究,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积极推进文化传播,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统筹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世。着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引导师生秉持科学精神、信守科学道德、遵循科研规范、恪守科技伦理,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尊重和保护个性发展,引导师生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本色、彰显个性。着力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五)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制度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加强教师岗位管理,健教授为本科低年级学生授课基本制度。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将师德表现和教学工作实绩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聘任)的首要内容,把教学特别是教书育人效果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指标,激励教师为人师表、潜心治学、教书育人

2.提高教师待遇地位。

改善教师待遇,完善学校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向教学一线的教师倾斜,引导和保障教师专心教学。提高教师地位,关心教师健康,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3.大力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

参与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青年千人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通过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支持力度。提升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大力提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健全中青年教师定期培训制度,通过国内外进修、岗前与在岗培训、挂职锻炼、驻厂研修、社会实践、网络培训等方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强调老中青相结合,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构筑中青年人才国际交流和竞争平台,提高国际化水平。

4.大力培养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进一步做好做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计划,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在各学科领域努力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学术领军人物,培育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化名家工程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继续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一批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深厚的外向型哲学社会科学专家队伍。确立若干重点研究领域,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学派。

5.汇聚国际优秀教师。

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积极参与实施千人计划,完善春晖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海外名师项目学校特色项目计划实施办法,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高端人才、学术团队和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教师。高水平大学要逐步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选聘优秀教师。

6.统筹推进管理人才、辅导员和教辅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高等学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人员职员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高等学校管理人才和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举办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重视加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配备、选聘辅导员。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骨干海内外研修培训。完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办法,解决好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教师职务聘任问题。

注重高等学校教辅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教辅人员发展的岗位、职称(职务)聘任、考核评价和薪酬分配办法,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加强教辅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支持高水平大学培养一批高级工程实验技术人才。

(六)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

1.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大高等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科学决策服务能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教育卫星传输网、校园网络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数字化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成高水平数字图书馆、国家精品课程库、教学名师库、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国家教育考试题库、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等,加快开放公共教育资源。加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数据中心建设和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建成一批社会调查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库、基础文献数据库、案例集成库等专题数据库。完善数字化教学支持、使用、评价等服务体系,促进教育信息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加速实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构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加强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改进教育管理模式,全面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强数字化科技协作支撑环境建设,提高实验室、工程中心等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建立科研数据与成果的网络共享机制。

3.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基于网络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与转移。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能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和服务的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网上教学平台。鼓励教师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鼓励高等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多样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促进基于网络平台的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共享,提高教学效果、水平和质量。 

(七)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1.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引进海外智力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鼓励高等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科研和学术交流。推进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扩大在校生海外校际交流规模,让更多学生获得海外学习、研究经历,提高学生跨文化学习研究能力。到2020年,高水平大学实现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在校生比例的阶段性目标。设立以我为主、面向境外的教育科研项目,吸引高水平人才来华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高合作成效。主动参与世界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积极开展国际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价活动。

2.扩大出国留学规模。

创新和完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机制,选派一流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师从一流导师,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加大对优秀自费留学生资助和奖励力度,培养更多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

3.扩大来华留学规模。

加强对外宣传和招收留学生工作,完善以外语为学习工作语言、以汉语为生活语言的培养方式。通过设立面向境外学生的奖学金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到2020年,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部分“985工程高等学校的留学生人数接近或达到在校生数的10%。努力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4.提升对外教育服务能力。

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到海外办学、提供教育服务。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鼓励高职学校为海外投资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稳步推进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高级专门人才。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