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2006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则
发布时间:2005-05-12 21:39:20 被阅览数:2504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办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为此特制定2004年至2006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为依据,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发展内涵的方针,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生机和活力、能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教师队伍。

二、建设目标

1、数量

教师总数达到280人以上,师生比达到1:18,占全院教职工总数的60%以上。

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教授、副教授,每个专业至少配备4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学术带头人,全院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含副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总数在56人以上。

每门专业主干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至少由2名副教授主讲。

2、素质

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具有与教育现代化、培养面向新世纪人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3、能力

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书育人能力;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熟练使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要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使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占全院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

4、结构

学院专任教师中,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比例达75%以上,并逐步提高45岁以下教授在高级职务教师中所占的比例。

培养和吸收硕士研究生,引进博士研究生,不断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使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达45人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5%以上。

5、骨干队伍

在做好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有关工作的同时,启动院内的“成才工程”。至2006年,培养10名左右院内学科带头人和60名左右院内中青年骨干教师。

6、学科梯队

全院至少80%的主干课程配备学术带头人,并逐步形成梯队。“十五”期间重点建设2~3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努力造就一批在高等职业教育界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教师。

三、现有状况

目前,职业技术学院共有教职工总数297人,专任教师127人,占全院教工总数的42.8%。其中在教学岗位上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共有3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8%;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40人。中级职称以上“双师型”教师14人,占教师总数的11%

四、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常抓不懈

学院各级领导和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其放在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考虑。各系部要根据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出相应的师资建设计划,并落实到教研室和教师本人。对师资队伍建设要常抓不懈,定期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定期检查师资队伍建设的进展情况。对师资队伍建设要狠抓落实,认真落实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圆满完成。同时把师资队伍建设的实绩作为各级干部任期责任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加强教育,严格管理

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教师的头脑,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科学管理,完善师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办法,对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进行定期考核,每学年公布一次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科研经费、发表论著数和教研科研成果,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的职务晋升、聘任、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逐步建立起一个竞争、激励、约束的教师管理机制。

3、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学院每年拨出10万元专款作为教师的专项培训费。加强对新教师的岗前培训,院内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一般年轻专业教师要参加至少1年社会实践,通过五个教学和实践环节考核,担任2~3年班主任,进修4门研究生主要专业课,才能申报中级职称。鼓励年轻教师在职或脱产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也可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所需费用由学院全部承担。积极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学习,由过去的教学进修扩展为项目研究,缩短学习时间,增加派出数量。活跃校内的学术气氛,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为教师参加学术活动和短期培训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

4、加大力度,重点培养

完善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科梯队的评选和培养制度。精心组织实施“成才工程”,重点培养1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6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教师。真正做到公开选拔、严格考核、创造条件、重点培养、动态管理、滚动发展。为他们尽快成才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为学科带头人配备必要的实验室,在住房、待遇、职务评聘、出国进修等方面向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倾斜,全院上下齐心协力确保“成才工程”取得预期结果,有力推动我院的师资队伍建设。

5、积极引进,大胆使用

为了解决当前因教师新老交替高峰出现的断层、缺编等问题,除了做好正常渠道的高质量的新教师补充工作之外,要广开门路、内举外引,吸纳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充实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对于办学急需的专业人才和博士生,学院采取特殊政策,优先解决住房、解决夫妻分居、资助部分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等。学院要为院内中青年教师的成长积极创造条件,要大胆使用、热情扶持,既要“压担子”,又要“搭梯子”,帮助他们脱颖而出,尽快成才。还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发扬“人梯”精神,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积极发挥离、退休老教师的作用,使他们老有所为,再作贡献。

6、改善待遇,稳定队伍

人才培养是学院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师是学院的中坚力量,在学院承担着教学、科研、育人等多方面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学院对教师要在政治上信任、生活上关心,为他们创造良好教学科研条件和心情舒畅的工作、生活氛围。要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通过各种渠道发挥教师在学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认真做好教师的职务评聘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平等、择优和有利于稳定骨干教师的原则,确保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达到合理的比例。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物质待遇,采取优惠政策向教师队伍倾斜,不断提高教师的收入和住房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条件留人”、“感情留人”,积极稳定教师队伍,确保学院工作的正常运行。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