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3.0版要解决10大问题

发布时间:2013-08-26浏览次数:12831

1. 要高高举起技术教育大旗。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具备对某种技术的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使他们经历持续改进或创新现有的工艺、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完整的技术活动过程。让学生经过这样一种技术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这样一种技术素养是十分宝贵的。这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因此,必须让学生在三年中亲自参与一项包含技术选题、确定技术路线、制定技术方案在内的技术创新活动(文科学生要积极参与跨专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或技术攻关活动。

  2. 培养规格需要转型升级。从培养一般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到培养高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培养既有一定的技术运用和革新能力,又有很强的专业技能的“灰领”人才。要围绕具备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这三个特征要素,来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要按照培养“三型”人才的要求来展开新一轮说专业、说课程、说项目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学设计方案。

  3. 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需要转型升级。从一种需求(单需求)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上升到从两种需求(双需求)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过去是从岗位需求或职业需求出发,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今天不仅从岗位或职业的需求出发,而且还要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创新能力的需求出发,来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4. 实践教学内容需要转型升级。从“单训练”到“双训练”,即不仅要强化技能训练,而且要强化技术训练。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不仅要再现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应知应会的职业岗位要求,而且要体现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高”的属性。除了强调要真刀真枪地进行技能训练之外,还要强调要真刀真枪地进行技术开发的训练。同时处理好“基于工作的学习”和“基于学习的工作”的关系,防止实践教学简单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弊病。

  5. 高职院校的定位要转型升级。不仅要成为高级技术技能的人才源,同时也要成为技术应用源和技术创新源。因此,不能把高职院校局限于培养现有产业链分工下的生产大军的基地,而应当同时视为培养和储备经济转型升级中千千万万技术大军的摇篮,视为我国技术创新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视为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准、改变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所处的中低端位置的利器。

  6.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形式要转型升级。从初级状态向高级状态转移。一般来说校企合作的初级阶段是:与企业共办订单班、互聘教师、在校内或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等;中级阶段是:合作建立“双主体”办学机构,混编教学标准、师资、资源、文化等,使校企深度融合起来;高级阶段是:共同建立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成为引领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源和创新源。这关系到高职教育对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是高职教育最终是否能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指标之一。

  7. 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要转型升级。不仅在评价主体上要引入第三方,而且在评价的指标上,除了人才培养成果之外,还要大力引进技术研发成果或技术服务成果作为重要的核心评价指标。

  8. 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转型升级。不能光重视教师是否取得了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还要特别重视教师的行业气质,培养教师具有解决企业行业疑难杂症问题的能力。因此,要重新定义“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标准;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功能:从演员到导演;从运动员到教练;从教师到项目经理。

  9. 高职院校的管理需要转型升级。提升高职院校在整个高教系统中的地位。高教四路大军(985、211、地方本科、高职高专)应是并驾齐驱的方阵队形,而不是你高我低、你先我后的蛇形队伍。

  10. 迎接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对高职提出的挑战。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了世界产业的分工和国际竞争,而成为全球化企业。这些企业的市场是全球定位;产品全球营销;技术标准全球通用;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参与的是全球竞争和国际产业链的全球分工;员工面向全球流动或全球招聘;企业文化越来越带有跨文化性质,等等。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必须从面向内向型企业需求,到面向全球化企业(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需求,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办人民满意的更好的高职教育,既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而加快高职院校的转型升级,则是重要的一步。



版权所有©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闽ICP备150097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