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部):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我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系统梳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深化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决定,本学期开展“说专业、说课程”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1、说专业
专业负责人在对本专业开展专业剖析的基础上,以“说专业”方式呈现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成果,时间为20分钟。各院系(部)组织专家提问,答辩时间为10分钟。说专业评审标准表和说专业稿(参考模板)参见附件1、2。
准备材料:PPT(20分钟/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具体专业有关资料。
2、说课程
范围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集中实践课,本次说课程为课程整体设计,说课程评价表参见附件3。
说课程形式与要求:说课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图表等,在规定时间(20分钟)内充分展现;各院系(部)组织专家提问,答辩时间为10分钟。填写说课(听课)记录表。
准备材料:PPT(20分钟/课程)、说课稿、教材、课程标准、主要教学参考资料、授课计划、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3、材料及格式要求
材料包括说专业稿、说课稿纸质(一式两份)和电子稿、课件,参加决赛的教师在参赛前以院系(部)为单位将材料(包括电子文稿)交到教务处教学质量科高壮峰师处。纸质材料格式: A4规格,左右上下边距2.5,标题:小三黑体,正文:小四-仿宋GB2312,单倍行距,标准字符间距。
二、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2015年4月30日前,由各院系(部)在本教学单位范围内组织开展“说专业、说课程”初赛活动,具体初赛方案及参赛人员数量由各院系(部)根据自身实际确定。
第二阶段:2015年5月7日前,在各院系(部)初赛基础上,由各院系(部)择优向学院推荐参加“说专业,说课程”比赛的人选,每个院系各推荐1名说专业、2名说课程的选手,基础部、思政部各推荐1名说课程选手,5月7日前将名单报教务处。
第三阶段:2015年5月中旬,由教务处组织开展院级“说专业、说课程”比赛。通过现场比赛,“说专业”活动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说课程活动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所有获奖者均颁发证书和奖金。同等条件下在评先评优、职称评聘中优先。
教师参加学院组织“说专业、说课程”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相当于完成1门课程课改的工作量,可相当于职称评聘中课程改革1门任务;教师若参加类似校级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次,可相当于职称评聘中课程改革1门任务,可直接与职称评聘相挂钩。
附件:1、说专业评审标准表;
2、说专业稿(参考模板);
3、说课程评价表。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3月24日
附件1:
说专业评审标准表
指标 | 评审标准 | 分值 | 得分 | |
专业概况 | 何时设置,共培养多少人,在校学生人数、生师比、报到率等。师资情况、资源配置情况、校企合作情况等。学生就业情况、质量工程情况、社会服务情况等。学生就业率情况,就业质量情况。 | 5 |
| |
专 业 设 置 | 专业布局 | 准确全面地了解本单位所有专业的省内布局情况,清楚自身的比较优势。 | 5 |
|
理由和根据 | 能够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能够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能紧扣学院的办学定位;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能够体现错位发展或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 5 |
| |
专业定位 | 目标定位准确,适应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行业)发展需要;符合专业办学条件,有成熟的专业依托和配套的资源条件支撑;专业口径、专业发展方向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5 |
| |
建设规划 | 专业建设的调研和论证充分;对本单位专业发展有系统的考虑;对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有清晰思路;制定的专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 | 5 |
| |
人才培养模式 | 能够针对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设计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提炼、固化。 | 5 |
| |
人才培养方案 | 目标与规格 | 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定位;培养规格体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要求,能够以需求为导向,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其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既能体现共性要求,又凸显具体化、个性化的培养规格要求,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5 |
|
能力模块和课程体系构建 | 能力模块构建体现职业和专业素质要求,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元素要求。课程体系构建体现专业相关工作过程,明确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合理安排课程的前后顺序,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并采取适合的措施予以实施。 | 10 |
| |
专 业 建 设 保 障 措 施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能否满足专业建设需要;青年教师培养措施是否有力。 | 5 |
|
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 | 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场地、设施及指导教师能满足本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要求。 | 5 |
| |
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库 | 专业图书、期刊和电子图书资源丰富、利用率高,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及科研的需要,学生满意度高。 | 5 |
| |
课堂教学 及实践教学 | 课堂教学质量高;实践教学体系能支撑专业能力培养,教学经费充足,开展高质量的课内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 | 5 |
| |
质量监控 | 本专业的教研室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充分;监控措施科学合理,执行有力。 | 5 |
| |
课程与教学改革 | 教学改革理念先进;课程建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切实开展;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有一定成效。 | 10 |
| |
社会服务与社会评价 | 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情况,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 5 |
| |
特色与创新 | 根据专业自身实际而形成的独一无二的成果,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 | 5 |
| |
存在问题及 下一步建设思路 | 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准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 | 5 |
| |
现场答辩 | 答辩准确、层次清楚、有理有据。 | 5 |
| |
合计得分 |
|
附件2:
说专业稿(参考模板)
要求:字数在5000左右,重点是总结专业建设的特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文字简练、突出“两头”,多数成果以附件形式附后。
一、专业概况
何时设置,共培养多少人,在校生多少等。师资情况、资源配置情况、校企合作情况等。学生就业情况、质量工程情况、社会服务情况等。
二、专业设置与定位
专业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什么设置?);
办学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应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产业集群的变化不断优化专业内容,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什么岗位需要什么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
做好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要体现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人才培养模式。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职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
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专业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校企合作上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面向行业企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学方法改革,要以真实案例、真实项目、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活动单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
专业课程中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四、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
资源配置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
校内实践条件的软、硬件情况。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教学条件要满足实训的需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能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践教学项目与内容;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安排合理、有效,有一线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指导与考核。实践教学文件齐全(实训安排、实训指南、考核办法等)。
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力量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
具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在职称、年龄、学历等方面的结构合理;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情况;“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成效;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强,双师素质较高,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较大;社会服务能力强,专业带头人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力。
六、社会服务能力
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
能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及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承担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承担企业横向课题,为社会和社区服务。
七、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获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较多,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好,专业在行业企业中有一定的影射和知名度。
八、专业建设的特色
从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成长成才、社会服务等方面总结专业建设特色。
九、问题及成因
职业教育理念、经费、师资队伍、实训设备、校企合作、招生就业等;教学能力、教改能力、服务能力等。
十、今后建设思路
针对问题提出今后建设思路。
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树立起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树立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
附件3:
说课程评价表
说课人姓名 |
| 院系(部) |
| ||||||
课程名称 |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 观测点 | 评价内容 | 分值 | 得分 | ||||
课程 整体设计 (30%) | 1-1 课程定位与 | 性质与 作用 | 说明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课程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课程与先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 | 8 |
| ||||
1-2 课程设计 | 理念与 思路 | 通过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分析,说明课程所支撑的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以及课程的设计理念和课程改革思路。 | 8 |
| |||||
1-3 内容选取 | 针对性 和适用性 | 说明课程内容所针对的职业岗位及对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所起到的支撑作用,并说明课程内容的选择适合学校现状和学生现状并满足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或项目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 8 |
| |||||
1-4 内容组织 | 组织与 安排 | 说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内容模块划分及各模块对实现课程目标的作用,所需课时数、课时分配及其理由。 | 6 |
| |||||
教学 实施 (40%) | 2-1 教学组织 |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 课程所选用的教学模式,所用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及实施效果,教学模式应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说明教学单元(项目、任务、情境、案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全过程,包括内容定位、实施步骤、组织方法、时间分配等;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安全规范等。 | 16 |
| ||||
2-2 教学方法 与手段 | 教学方法 与手段的运用 | 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现状和教学条件,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方法与先进教学手段来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并说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 | 8 |
| |||||
2-3 教学资源 | 教学资源的 组织与应用 | 说明所开发的特色教材或所选用的教材,并对其它教学资源(教学场地及设备、图书文献、网络资源等)的开发、组织、使用情况进行说明。 | 8 |
| |||||
2-4 教学评价 | 考核标准 与考核过程 | 说明课程考核标准及设计依据以及课程考核的具体实施方法;展示课程考核标准,说明课程考核实施的思路与做法,并有体现课程考核方案的相关记录;在考核标准有明确的对职业素养和安全规范的考核。 | 8 |
| |||||
说课表现 (10%) | 3-1 演示文档 | 文档的 表现力 | 说课演示文档的制作水平和说课稿。 | 5 |
| ||||
3-2 说课水平 | 说课的 表达力 | 说课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标准程度、教师的仪表和仪态、时间控制能力。 | 5 |
| |||||
现场答辩 (15%) | 答辩内容 | 观点和表达 | 回答问题的要点和观点的正确性,语言组织的条理性、逻辑性。 | 15 |
| ||||
时间控制 (5%) | 时间把握 | 总时间不超过30分钟 | 说课程不超过20分钟,现场答辩为10分钟,正负30秒。 | 5 |
| ||||
总分 |
| ||||||||
评价意见及建议: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